2022年,經銷商的“TOP1”戰略

作者:袁來
2022年現已到來,經銷商行情好壞,現已不必再多說。即使是各地優異經銷商,保持原有線下生意銷量不下滑,就現已是最好的狀況。
回想2020年,疫情籠罩,生意下滑,經銷商想著2021年疫情很快會曩昔,生意會逐步好轉。但誰知,生意並未如預期。
麵對商場的各種“困難”,許多經銷商一籌莫展。2022年,新的一年,經銷商該怎麽規劃自己的生意,以麵對商場的壓力。本篇就站在一個全新的視角,談談經銷商怎麽規劃生意。

難解的題,好像一直都存在
在談經銷商生意規劃前,先說兩個比如。
12月,我給某品牌經銷商年會做共享,完畢後,一位經銷商跑過來問我,大體意思是:本年由於線下門店的來客數下滑嚴峻,直接導致應收賬款的壓力猛然添加,資金壓力特別大,問我有沒有好的辦法。
說實話,當被問及這個問題時,我不知道怎麽作答?來客數下滑是現實,零售商麵對營收削減,隻能是收緊褲腰帶,延伸付款周期,這無可厚非。
沒辦法,為了處理問題,我隻能向其他經銷商“求助”。得到的答案是:關於應收賬款的辦理,做法是設置預警線,嚴格履行。假定超越公司內部設定的2個月周期,直接斷供,並將貨品拉回。
之前發生過相似狀況,經銷商帶著業務員直接將車開到門店處,終究門店隻能“繳械”,付出金錢,至此這個門店再沒有發生過這類狀況。
當得到這個答案,我估量許多經銷商跟我相同會疑問,莫非就這麽簡略?卡車開到門店,門店就能把款給你結了?
但真的就這麽簡略。當然,這兒不得不說到一個布景:這位經銷商在門店內供給的日化品類產品占到50%左右。處理應收賬款周期長的問題,辦法技巧簡略,但辦法有用的條件是:經銷商對門店有相對的話語權,說直白一點,要有“掀桌子”的實力。
這是榜首個事例。
第二個事例,假如你要問經銷商最頭疼的是哪些問題,無論是你本年問,仍是上一年問,這兒麵都有一個被提及最多的問題:怎麽鼓勵自己的業務員?
這個問題,我也曾企圖想找到一個標準答案,協助經銷商處理這類困惑。但現實上,真的沒有。縱觀職業各優異的經銷商,每個經銷商都有自己一套完好的業務員鼓勵準則。
1. 淨贏利分紅查核
2. 出售毛利提成查核(出售收入-產品本錢-出售本錢)
3. 阿米巴準則查核
4. 出售提成+階段商場動作獎賞
……
盡管每位經銷商用的查核準則差異很大,但對本身商貿公司在鼓勵職工上很管用。
為什麽會這樣?
由於這些經銷商在自己的商場生意做得滿足優異。由於商場做得好,漸漸沉積出了專歸於自己的鼓勵手法辦法。
而許多經銷商把生意欠好,歸結於業務員鼓勵出了問題。以為規劃出更好的職工鼓勵辦法和辦法,商場便能做好。
現實上,許多時分往往是先有商場做得不錯,再有更好的職工鼓勵辦法。更好的鼓勵辦法,終究促成了商場愈加優異。
咱們再將上述兩個問題放在一同看,坦率來說,無論是應收賬款,仍是職工鼓勵,這都是長期以來存在的常見問題,隻不過是由於外部的商場環境變了,某一些問題被凸顯、擴大罷了。

環境惡劣,經銷商該重視什麽?
2022年,顯著,商場仍舊不會太好,對經銷商而言,麵對的生意壓力更大。無論是應收賬款,仍是職工鼓勵,抑或是添加一個品牌,削減一個品牌的署理等等,這些都是戰略問題。
關於一個過了根本生計線(一兩千萬)的經銷商,要開端認真思考戰略的問題。
什麽是一個商貿公司的戰略?
我以為隻需一個目標:能否成為TOP1。
能不能將一個品牌在當地商場做成TOP1?
能不能將一個品類在某一個途徑做成TOP1?
能不能將一個品類在當地商場做成TOP1?
能不能在當地商場成為TOP1的商貿公司?
「新經銷」以為,在當時的存量競賽年代,隻需成為榜首,才有或許享受到上遊下流給予的資源歪斜。做不到榜首,欠好意思,經銷商仍舊是兩端受氣。
回到剛剛的事例,應收賬款賬期添加,假如你所經銷的品類在門店占比滿足高,你天然有底氣,有話語權,讓門店榜首時間回款。門店不是沒有錢,而是有必要要將有限的資金,先給有實力的經銷商,先穩住大客戶。
職工鼓勵問題,假如商場做得好,比較其他經銷商,你能給予更好的薪資待遇,你可以給出超20%的收入水平。收入有競賽力,經銷商天然可以讓業務員依照自己的誌願做商場,隻需鼓勵的底層邏輯不犯錯,用什麽樣的鼓勵機製,不重要。
顯著,當你成為榜首名,坐擁的資源是不同的,品牌商給你資源,門店給你方針,職工更有決心。一起,潛在的好品牌,天然也會向你挨近。
隻需成為榜首名,才幹享受到一切外部給予的盈利。

經銷商先從一個門店的TOP1開端
看到這兒,估量不少經銷商會不以為然,說得倒好聽,成為榜首名哪能這麽簡單?成為榜首名往往是上遊品牌給予的產品決議的。
確實,成為榜首名不簡單,但這是經銷商在當時多元商場、多元業態環境下,有必要給自己設定這樣的戰略思想。一起,根據這樣的戰略思想下,拆解到品牌,拆解到區域,拆解到途徑,拆解到門店。

能不能先從一個門店的TOP1開端?
能不能先從一個片區的TOP1開端?
能不能先從一個途徑的TOP1開端?
樹立TOP1目標的背麵,實際上是在給自己的生意樹立根據地。當你在一個門店內的生意成為TOP1,無論是陳設費,仍是堆頭費,比較其他競品經銷商,都會有著顯著的商洽優勢和話語權。
當你在本地商場具有200家TOP1門店,在履行上遊品牌下發的推新品使命時,是不是更有時機和概率完成推新的成功?
我信任,許多經銷商都理解,現在各個品類現已在當地商場沒有了增量,品類的需求容量現已見頂。沒有增量,隻需搶存量。怎麽搶存量?搶競品的銷量。
當建立TOP1這樣的戰略思想,先不要上來便是整個商場的TOP1,某一個途徑的TOP1。先將門店容量和本品門店銷量進行排名,找出距離,要點攻堅。門店容量高,本品門店銷量低,作為第一批攻堅目標。
門店攻堅的初期,在費用資源不充分的狀況下,一線業務員應要點重視該門店,假定曩昔是一周一訪問,現在調整為一周兩訪問。
當門店銷量上升後,銷量所產出的贏利,拿出必定的份額,做門店陳設、地推投入,再進一步,兼職導購、全職導購,周終點演活動等等。
TOP1的戰略思想,是要讓經銷商把一個門店一個門店視為商場攻堅的碉堡,一個一個霸占下來。對當下的商場,鋪貨現已不再是中心,商場和消費也不再是鋪了貨,就能賣得動。鋪活,很重要。
總結:
現實上,TOP1戰略思想的背麵,也是商場的競賽思想。當一切經銷商日子越來越難過期,榜首名經銷商永久會比第二名、第三名……經銷商,更簡單取得“剩者為王”的商場盈利。
前段時間,跟陝西百惠商貿的聶總溝通交流,他提出的一個觀念也很有意思:曩昔的生意是商場都在增加,你好,我好,大快人心;現在的生意是商場增加阻滯,我好,你欠好,存量爭奪。
2022年伊始,期望每位經銷商在規劃本身生意時,先放下是不是要署理一個品牌,怎麽改進應收賬款壓力,怎麽鼓勵職工等這類戰略問題,而是從戰略維度考慮本身的生意,怎麽在本地成為TOP1。履行途徑是:將門店作為攫取商場成功的碉堡,一個一個打下來,從一個門店的TOP1開端。
评论列表